第(1/3)页 孙妙青说道,“舅舅做事周到,人命关天,小心谨慎些也应该的。” “宁可慢一点,也不能急功近利。” 铃兰说道,“娘娘放心,舅老爷知道该怎么做。不过这东西,真的能杜绝天花吗?” 百姓贫苦不堪,交税之后能维持温饱,就已经很不错了。肚子里没有油水,再是青壮年,身体又能健康到哪里。 倘若生病,大多都是硬扛,或者根据以往流传下来的经验,去山上挖药,或者找村头的赤脚大夫。 都轮了一遍之后,病情越来越重,最后才去药店找大夫诊治。 要是遇上瘟疫、天花这样的烈性传染病,一个村子几百户人家,能熬过来的都少之又少,一只手都数的清。 若这法子真的有用,能救多少人命啊! 孙妙青说道,“当然,其实种痘的法子几百年前就有了,只不过并没有惠及万民。” 铃兰几人惊愕不已?种痘不是先帝因为入关后皇室子弟困于天花之害,才让太医弄出来的吗?怎么会几百年前就有了? 琉璃惊道,“可要是几百年前就有了,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?” “有的地方每过几年,就会有天花之害,往往十室九空。” 孙妙青想起上辈子课堂上讲的,宋真宗时期宰相王旦,就曾请峨眉山道士,为王素种痘。 历朝历代对天花有过深入记载的医学手札不在少数,大多都有提到种痘之法。 不过一是因为风险,二是因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推广,所以只能在小地方流传。 孙妙青说道,“唐宋的医书中,就有不少关于种痘的记载。但安全有效的痘种不易得,常被视作家中秘方,寻常百姓拿着银子也没有门路。” “不算那些隐匿的人口,官方记录的有两千多万人,好的痘种能种上几个?” “再说也有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染上,没有皇帝的大力推广,出于谨慎,他们是不会用的。” 蔷薇问道,“可那些都是种的人痘,牛痘也可以吗?” 孙妙青说道,“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里,就记载了用水牛虱,可以预防天花。” “牛场都建起来了,何不一试?要是当真成了,对所有人都有好处!” 若换作别的朝代,即便牛痘被弄出来,想要推行天下,也并不容易。 封建皇权希望大量的百姓被束缚在土地上,人身控制极为严密。 第(1/3)页